普洱茶年份判斷方法


判斷陳年普洱茶的年份,是一個複雜且需要經驗的過程,因為普洱茶不像其他食品有明確的生產日期或有效期限。不過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判斷:

1. 外觀:

  • 茶餅的蓬鬆度: 隨著時間的推移,普洱茶會經歷自然發酵和氧化,茶餅會逐漸變得疏鬆。新茶通常壓制緊實,而5年以上的茶品會較為膨鬆,更容易撬開。
  • 茶葉顏色:
    • 生茶: 新製生茶顏色鮮綠或墨綠,帶有白色茶毫。隨著年份增加,顏色會逐漸變深,由綠轉黃,再轉為黃褐色,十年以上甚至會轉為棕褐色。
    • 熟茶: 新製熟茶通常為棕褐色,帶有渥堆味。老熟茶的顏色會更深,呈現紅棕色,甚至接近黑色。
  • 包裝紙: 新茶的棉紙通常雪白,紙質較硬且紋理清晰。有年份的茶品,綿紙會泛黃,紙質紋理也會變得模糊。有些老茶甚至會出現茶油滲透紙張的現象。
  • 葉底: 沖泡後的葉底也是判斷依據。
    • 生茶: 乾倉陳化的生茶葉底呈栗色至深栗色,質地飽滿柔軟,富有新鮮感。年份越久的生茶,葉底顏色會越深。
    • 熟茶: 熟茶的葉底多半呈現暗栗或黑色,質地會相對乾瘦老硬。如果發酵較重,可能會出現炭化狀。但有些渥堆時間不長、發酵程度不重的熟茶,葉底也可能接近生茶葉底。
       

2. 氣味:

  • 乾茶香:
    • 生茶: 新製生茶帶有濃烈的清新茶香或青草味,也可能帶有炒茶的煙味。陳年生茶則會帶有陳香,鮮葉的清香味會減少。
    • 熟茶: 出廠3年內的熟茶可能仍殘留渥堆味。5年以上的熟茶,如果倉儲良好,渥堆味會逐漸消退,轉為醇厚的陳香、木質香、果香或花蜜香等。
  • 茶湯香氣: 好的陳年普洱茶會散發出獨特的陳年香氣,如陳皮味、樟香、木質香、藥香等,香氣自然而不刺鼻。如果聞到霉味、酸味或雜味,則表示茶品存放不當或有問題。
     

3. 茶湯:

  • 湯色:
    • 生茶: 新茶湯色較淺,呈黃綠色。隨著年份增加,湯色會逐漸加深,由綠轉黃,十年以上會轉為紅亮,呈現紅酒般的色澤。
    • 熟茶: 新熟茶湯色通常為棕紅色。隨著陳化,湯色會越來越紅亮,呈現紅濃明亮,甚至接近酒紅色。
  • 透亮度: 老茶的湯色通常清澈透亮,而三年內的新茶茶湯可能較為渾濁。
     

4. 口感:

  • 醇厚度與回甘: 陳年普洱茶越陳越香,越陳越醇厚。茶湯入口順滑飽滿,沒有新茶的苦澀感,回甘持久且喉韻深沉。
  • 耐泡度: 老茶的耐泡度遠勝新茶,有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甚至可以沖泡20泡以上,滋味依然很好。
  • 體感: 品飲老茶可能會有更強的體感,如身體發熱、通透感等。

5. 其他參考:

  • 內飛/大票: 普洱茶餅內部或包裝上會有內飛或大票,上面可能印有茶廠、年份、批次等信息。但要注意,嘜號(如7572)通常代表配方而非生產年份,同一個嘜號的茶品可能在不同年份生產。
  • 倉儲條件: 普洱茶的陳化效果與其倉儲條件密切相關。乾倉存放的茶品通常轉化較好,香氣純正,口感醇厚。濕倉茶可能會有霉味,湯色也可能不夠清亮。
  • 品牌信譽: 選擇知名且信譽良好的茶廠或商家,可以降低買到假冒老茶的風險。
     

總結:

判斷陳年普洱茶的年份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,需要多方面觀察、嗅聞、品嚐。對於初學者而言,建議先從可靠的品牌或商家入手,並多學習相關知識,累積品飲經驗,才能更好地辨識陳年普洱茶的價值。如果遇到號稱年份很久但價格異常低的普洱茶,務必提高警惕。






|最IN話題|
世界超級健康食材-薑黃怎麼吃?
夏日冰茶提案…什麼茶可以做冷泡茶?
為什麼睡不著要喝GABA茶?
一年茶、三年藥、七年寶的白茶在夯什麼?
夏日限定的天然茉莉花茶製作過程…

|延伸閱讀|
為什麼我應該喝普洱茶? 生茶&熟茶有什麼不同?

茶葉中有哪些成分?我到底喝到了什麼?(上)
十足厚工的台灣烏龍茶製作過程
台灣茶地圖,第一站,阿里山
台灣茶地圖,第二站,梨山
台灣茶地圖,第三站,杉林溪
今天來找什麼茶? 新手必看八大茶葉分類介紹…
懶人包,輕鬆學會如何區辨六大茶類!
簡單好上手!初入門的基礎泡茶法!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